公司學習二組開展學習活動
---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
最近有一個新聞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,很多人都在討論,很多人也想了解,很多人看不懂。這個新聞是什么呢?叫做“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”。
公司學習二組在7月16日下午,通過觀看視頻來了解什么是全國統一大市場,為什么這么做,有什么意義,對企業有什么影響?其實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概念,就是在全國范圍內,打造一個制度、統一規則的大市場。這個大市場涵蓋了每個地區的小市場,高標準聯通,制度規范和商品服務要統一。
自從改革開放之后,為了提高地方建設經濟的積極性,過去集中在中央的很多權力,都下放給了地方,就是要從無到有,把市場做大,要有“先富”的人和某些地區。在特殊的歷史時期,這些地方保護政策保護了本地區發展落后的企業,同時,也解決了當地的就業,豐富了稅收,為地方發展做出了不小的貢獻??偟膩碚f,過去這種“缺乏統一標準”的做法,還是成功的,畢竟那時的中國經濟處于開拓階段,不需要太精細化,增量也很大,就算這么搞,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,但巨大的經濟增量足以掩蓋這些缺點。但是到今天,“行政發包制”逐漸行不通了,必須有統一的標準,有全國性的統一大市場。
那么,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構建,到底需要什么條件呢?從宏觀角度來說,至少有兩點,一是逐漸削弱乃至廢除“行政發包制”,不能再像以前那樣,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標準,也不能為了本地區利益,故意搞以鄰為壑。這就需要一份全國性市場準入規則,什么能準入,什么不準入,再逐一清理現行的各地方不符合準入規則的規定,畢竟如果要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,那統一的自由流動的勞動力市場,就是基礎性條件了。二是需要全國層面的產業規劃與執行。地方為什么經常一窩蜂搞某個產業,其實就是沒有分工,缺少統一規劃所導致的,導致市場就像一個黑暗森林,看到某項產業賺錢,各個地方都會自然而然地認為,我不去賺,這錢就讓別人給賺去了,不行,我必須上,沒有條件,創造條件也要上。這種無序狀態唯有國家層面的統一規劃和協調,才可以解決,接下來就需要國家組織大家,一省重點發展的產業,最好和鄰省能互補,彼此之間的關系從競爭變成了互補。因為當前的中國經濟,最緊要的任務,不是單純地提高GDP數字,更重要的是突破核心技術,實現產業升級。
最后,主持人孫秀珍對本次學習作了總結,也讓我們簡單的對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有所了解。全國統一大市場戰略的實施,可能導致部分人利益受損,但時代的發展并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,這不僅僅是國家意志的體現,更是當下發展階段的必然要求。其實中央有要求,號角已吹響,地方須行動,行動須“自覺”。我們期待國家發展更安全、更穩健、更強勁,人民生活更便利、更實惠、更幸福。